ZeroHour's Site

Back

第 6 章 网络设备Blur image

第 6 章 网络设备#

6.0 学习要求#

image-20251114174414875

image-20251114174445756

6.1 网卡#

网络接口卡/网卡/网络适配器

1. 功能#

  • 数据缓存
  • 帧的封装和解封装
  • 介质访问控制
  • 串并转换
  • 数据编码/解码
  • 数据发送/接收

2. 以太网网卡的结构#

  • 发送接收部件
  • 载波检测
  • 发送接收控制部件及缓冲区
  • 曼彻斯特编码译码器
  • LAN 管理部件
  • CPU(部分有)
  • 总线接口

3. 配置参数#

  • 网卡 MAC 地址
  • 中断请求信号 IRQ(缺省为 3)
  • I/O 端口地址(I/O 基地址,I/O Base)
  • 存储器基地址

6.2 中继器#

物理层设备

1. 功能#

对它所连接的任意电缆段上的数字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型,然后发到另一电缆段上

2. 特性#

  • 不对信息进行存储或其他处理,延迟小
  • 不具备检查错误和纠正错误的功能
  • 不对网络上传输的结构化信息(封装的,帧,分组)进行任何形式的过滤
  • 不能够连接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局域网,比如以太网和令牌环网

中继器主要应用于同轴电缆,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类型的介质(例如将同轴电缆和双绞线连接,可称为介质转换器)

中继器应用于同轴电缆时,要注意:

  • 用中继器连接的以太网不能形成环
  • 遵守 MAC 协议定时特性,即不能用中继器无限扩展以太网的距离,因为 CSMA 机制限制了总长度

6.3 集线器#

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单元

本质上是一个多端口中继器

物理层设备

1. 功能#

把某个端口上收到的信号放大整型后通过其他所有端口发出去

构成网络冲突域

绝大多数集线器都是以双绞线为连接介质的

6.4 冲突域和广播域#

  • 冲突域:由网络连接起来的这样一组计算机的集合,当其中任意两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时,发送的数据就会产生冲突
  • 广播域:一组由网络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的集合,如果组中某一台计算机发送了一个广播帧,那么该广播帧就会被组中的其他所有计算机接收
  • 一个冲突域一定是一个广播域,而一个广播域不一定是冲突域
  • 冲突域属于物理层概念
  • 广播域属于链路层概念,因为广播帧是由特定的目的 MAC 地址来定义的

image-20251114181403635

6.5 网桥#

  •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MAC 子层
  • 监听流经它的数据帧
  • 存储转发,有缓存,有转发表
  • 执行 CSMA/CD
  • 没有网卡,不改变转发的帧的源地址

1. 原理#

image-20251114182010185

6.6 以太网交换机(两层交换机)——多端口高速网桥#

image-20251114182924049

6.7 路由器#

工作在网络层(或 TCP/IP 模型的网际层)上

路由器是根据网络号(网络地址)来转发分组数据单元的, 所以路由表中存放的是目的网络号

两种特定转发:

  • 路由器也有它的缺省网关,用来传送不知道往哪儿送的 IP 分组
  • 主机专用路径:在特定的环境下用于管理和维护互联网的目的,为专门的主机指定路径

1. 功能#

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分组选择一条最佳传输路径,并在网络之间转发网络分组

2. 结构#

  • 输入端口:输入端口对线路上收到的分组进行处理
    • 在物理层上进行 bit 的接收
    • 在数据链路层上首先按照链路层协议接收传送分组的帧
    • 对帧进行解封装,取出网络层分组
    • 将分组传送到网络层的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
  • 交换结构
    • 共享总线
    • 交叉开关
    • 共享存储器
  • 输出端口:将交换结构传送来的分组发送到线路
    • 将交换结构传送来的分组先进行缓存
    • 数据链路层处理模块将分组加上链路层的首部和尾部封装成帧
    • 最后交给物理层后发送到外部线路
  • 路由处理器
    • 维护路由表
    • 实现路由协议
    • 运行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和管理的软件
第 6 章 网络设备
https://zerohour.github.io/blog/computer_network/%E7%AC%AC-6-%E7%AB%A0-%E7%BD%91%E7%BB%9C%E8%AE%BE%E5%A4%87
Author ZeroHour
Published at 2025年11月14日
Comment seems to stuck. Try to refresh?✨